就是说,对低收入居民的实行较低电价,对超过基本需求的电量实行较高的电价。
11月16日,神华20万员工期待的总部机构改革正式启动。2004年11月,为了上市的需要,神华集团分别设立了集团公司总部和股份公司总部,但随着神华事业新的发展,两总部职能交叉,多头领导等管理缺陷日益明显,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新一轮的发展要求,神华集团党组充分认识到两总部整合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制定出整合方案并报上级批准。
本次整合是继神东四公司整合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实施专业化、精细化和一体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股东效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有效举措,是科学发展,再造神华的战略选择,是增强神华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提升神华管理水平、提高总部效率、增强集团管控能力的必经之路,必将对神华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仅从天然气价格上来说,事实并非如此。而在武汉、杭州、合肥等多个南方城市,这种情况都已发生。而目前我国南方一些地方,天然气价格已经达到了每立方米3元多人民币了。有竞争,企业才有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只由一个企业来经营的话,价格永远会不够高。
(《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9日)中国国内天然气价格过低,两大垄断企业赔钱的声音频频出现,两大集团要求改革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其实就是涨价)也从来没停止过。在过去很多年间,中国都没有出现过如此规模的天然气供应缺口,就是在一个月之前,也没有听到关于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任何预测和传言。另外,还有以下原因,一是国有重点煤矿近四年安全形势比较平稳,一些煤矿企业思想麻痹。
据中国之声报道,赵铁锤在22日下午听取了新兴煤矿负责人的情况汇报时,因为感觉报告内容避重就轻,赵铁锤多次打断对方发言,要求他们要实话实说。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派员介入新兴煤矿爆炸事故调查如东部沿海地区发电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中西部有些地区的发电企业普遍亏损。他说,此次电价调整虽然从总体上讲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但对各地区、各行业用电价格水平的调整有一定差异。
但发改委方面已表示,我国将借鉴国外经验,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递增电价,将用电量分为若干个档次,对基本用电需求部分实行较低的电价,对超过基本需求的电量实行较高的电价。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以及电价市场化改革方面步伐大大加快,但从目前反映出来的情况看,电价离改革的终极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因此,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使其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进而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一方面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显示我国经济向好趋势已经得到巩固,年内保8已不是问题。另外从节能减排角度看,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事业发展迅猛,需适当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改革不等于提价随着近年来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逐步推进,水、电、油、气等价格的调整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每每引发市场的巨大争议。
不管是电价,还是水价、油价、气价,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机制。而对于改革等于提价的说法,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则明确予以否认。另外,在调整电价的同时,对销售电价结构也做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其原则是突出重点、促进环保、推进改革、关注民生。在当前市场通胀预期十分强烈的当口,任何一项涉及国计民生重大公共产品的价格调整无疑都会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加快推进改革有关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包括电价在内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严重偏低,是造成加工业经营粗放、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去年8月20日国家将全国火电机组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分钱,但出于缓解通胀压力以及金融危机冲击的考虑,电网企业销售电价没有同步调整,导致购电成本剧增。
比如上网电价就有升有降,陕西等10个省市上调0.2-1.5分,浙江等7个省市下调0.3-0.9分。另一方面,物价水平还处在低位,CPI、PPI指数依然负增长,因此,提价尚不足以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在经济刚刚企稳、通胀预期增强的情况下,资源产品价格调整是否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二是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否必然意味着价格的上涨?对于前一个问题,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价格上调应当说时机还是不错的。据了解,有关部门已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若干意见》,目前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该人士表示,目前这一方案正在研究,成熟后将在严格履行听证程序、报批后实施。根据发改委新近出台的电价调整方案,自11月20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也与资源产品价格偏低密不可分。而发电企业苦乐不均现象,主要由于近年来各地区燃煤机组造价、煤价、煤耗变化较大导致各地燃煤电厂经营情况出现巨大差异。
据了解,此次居民用电价格没做调整,主要是考虑居民承受能力。就电价而言,此次销售电价上涨实际上是去年火电企业上网电价先行调整的跟进,主要用来弥补电网企业的亏损,因此这2分多钱的提价是迟早的事。
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继水价、油价上涨之后,又一资源产品价格上调。这样,既能合理反映供电成本,又能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
此外,2007、2008年共有2亿多千瓦的燃煤机组加装脱硫设施,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导致脱硫加价资金需求越来越大,需要通过提高电价进行疏导。尽管近年来,我国电价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但与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的电价改革最终目标仍有距离,电价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有赖于改革的加快和深入。
对此,有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此次电价上调主要是为了理顺电价关系,促进节能减排,进一步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为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对投资的引导作用,有必要对标杆电价进行调整。电价低导致价格信号失真当前电价方面存在的矛盾较多:电网公司大幅亏损,发电企业苦乐不均,居民电价严重偏低。今年1-8月,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亏损161亿元,同比减少利润238亿元。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谈到此次电价调整方案出台的背景时说。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电价市场化进程将会加速推进
如东部沿海地区发电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中西部有些地区的发电企业普遍亏损。就电价而言,此次销售电价上涨实际上是去年火电企业上网电价先行调整的跟进,主要用来弥补电网企业的亏损,因此这2分多钱的提价是迟早的事。
此外,2007、2008年共有2亿多千瓦的燃煤机组加装脱硫设施,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导致脱硫加价资金需求越来越大,需要通过提高电价进行疏导。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电价市场化进程将会加速推进。
今年1-8月,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亏损161亿元,同比减少利润238亿元。目前,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在经济刚刚企稳、通胀预期增强的情况下,资源产品价格调整是否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二是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否必然意味着价格的上涨?对于前一个问题,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价格上调应当说时机还是不错的。因此,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使其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进而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另一方面,物价水平还处在低位,CPI、PPI指数依然负增长,因此,提价尚不足以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不管是电价,还是水价、油价、气价,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机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谈到此次电价调整方案出台的背景时说。
改革不等于提价随着近年来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逐步推进,水、电、油、气等价格的调整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每每引发市场的巨大争议。该人士表示,目前这一方案正在研究,成熟后将在严格履行听证程序、报批后实施。
而对于改革等于提价的说法,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则明确予以否认。加快推进改革有关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包括电价在内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严重偏低,是造成加工业经营粗放、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